近代西方海报设计先驱、彩色石版画技法的革新者、贵族出身、派对狂人、热血青年、变装达人、“蒙马特之魂”、风月场常客、“红磨坊”代言人、鸡尾酒发明者、撰写菜谱的美食家……这些标签都属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近日来到北京,以230件展品全面展示这位艺术家的一生,参展艺术品以石版画、海报、创作手稿为主。
睡在沙发上的罗特列克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出生于1864年,他36岁就英年早逝,但却用作品记录下巴黎最浮华、最美好的时代。
现场
现场罗特列克因为其早逝而被认为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他生逢十九世纪末法国“美好时代”极为开放活泼的艺术氛围;又赶上了1881年《新闻自由法》在法国颁布,海报招贴宣传手段的规范化让巴黎街头摇身一变成为“穷人的画廊”,罗特列克更是搭上了彩色石版画和摄影技术发展的“快车”,他设计的海报招贴红遍巴黎街头巷尾。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习惯于用手机随时拍下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而在一百多年前有位艺术家在用速写本和画笔忠实地记录生活。
被称为“蒙马特之魂”的罗特列克“不画风景画,不画宗教画,不画抽象概念。他的所有主题,除了少数动物之外都是人。”从休闲酒吧到歌剧院,从赛马到自行车比赛,从歌手演员到妓女小丑,他热衷于出入当时巴黎流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娱乐场所,记录下快速变化的城市生活中非传统的一面,并以此献上了蒙马特地区璀璨夜生活的生动图卷。
罗特列克为《笑声》创作的插画,描绘的是彼时滑冰场、剧院等的场景
罗特列克为《笑声》创作的插画,描绘的是彼时滑冰场、剧院等的场景罗特列克的绘画风格虽被归为后印象派,但其艺术的本质仍具有杜米埃式的讽刺纪实,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库尔贝“写实主义”特征。当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直面罗特列克真迹时,能够意识到他通过犀利敏锐的观察视角和略带幽默讽刺的人物神态将十九世纪末流光溢彩,奢靡浮夸的巴黎夜生活中真实的活色生香不加修饰地勾勒下来。比如一件为《疯牛》杂志创作的讽刺漫画,画面中,一头疯牛追着参议员穿过街道,看到此景的小丑、艺术家和工人们在暗自发笑,一个警察在最后面无助地追赶着。
罗特列克为《疯牛》杂志创作的讽刺漫画一件出自歌曲集《老故事》中的作品,名为《不眠之夜》,是合集中第四首歌曲的插图,画面忠实地表现了这首歌的意境——“在等待中绝望的爱情气氛,我将仰望夜空中的月亮等待你整晚。”
《不眠之夜》下面这件作品是罗特列克为1895年在自由剧院上演的喜剧《金钱》所创作的海报,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夫妻的生活因一份遗嘱而改变的故事。罗特列克用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和大面积的平涂色块来表现人物形象,显示了日本浮世绘对其艺术风格的强烈影响。
罗特列克为1895年在自由剧院上演的喜剧《金钱》所创作的海报罗特列克如同相机镜头般的双眼和快门般的画笔实则捕捉下当时巴黎那些宝贵的、具有纪实效应、甚至比摄影技术还弥足珍贵的“巴黎夜场后台风光”。一件《在音乐会》描绘了巴黎交际花埃米利安·德·阿朗松和艺术家的堂兄加布里埃尔·塔皮·德·萨莱多德在一个剧院的包厢里,这件作品是罗特列克最受收藏家追捧的海报之一。
《在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平板印刷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能够印刷更大尺幅,更多颜色、画面更加细腻的作品,海报作为一种全新艺术形式随之兴起,并成为了当时巴黎社会时尚娱乐生活最主要的宣传媒介之一。罗特列克作为艺术家的声名也正是始于一幅为红磨坊设计的宣传海报。同时,罗特列克从日本浮世绘版画中汲取养分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设计风格——明亮大胆的色彩搭配、打破常规的构图、迅速而富有表现力的轮廓线,黑色剪影以及突出描绘对象最本质特点的简洁人物造型,创作出一幅幅令观众过目难忘的作品。
为红磨坊设计的宣传海报,石版画石如上文所呈现的,罗特列克接过大量的商业委托工作:不仅是海报,还有书的封面和插图,舞台装饰设计,乐谱的封面,不过无论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画面的主角总是一个“模特”,要么是和他相熟的朋友,要么是他喜爱的歌手和演员,人永远是他迷恋的创作主题。展览中重点呈现了阿里斯蒂德·布鲁恩委托罗特列克创作的海报,阿里斯蒂德·布鲁恩是一位法国歌舞歌手、喜剧演员和夜总会老板,罗特列克的好朋友。这件作品是罗特列克为他在斯特拉斯堡大道的埃尔多拉多剧院的演出设计的海报。宽边毡帽、斗篷和红围巾是布鲁恩特标志性服装。海报红黑配色十分醒目,扁平化的平涂色块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启发,手绘字体也是罗特列克精心设计的成果。
阿里斯蒂德·布鲁恩委托罗特列克创作的海报梅·贝尔福特是一位爱尔兰女歌手,常穿着袖子蓬松的裙子,戴一顶巨大的帽子,怀抱一只黑猫。下面这件作品是罗特列克为梅·贝尔福特在巴黎小赌场演出时制作的海报,这件作品还于次年在兰斯举行的国际海报展览中获奖,简单而大胆的构图和平涂的明亮色块是受到日本浮世绘影响的结果。
罗特列克为梅·贝尔福特在巴黎小赌场演出时制作的海报巴黎艺术家聚集区蒙马特区的日本沙发咖啡音乐厅在1893年以日本主题风格重新装修,这件作品是罗特列克为其招揽顾客而创作的广告海报。画面的最前方,罗特列克在观众席中描绘了他的朋友爱德华·杜雅尔丁(Edouard Dujardin),画面中间是著名的康康舞舞者简·艾弗里尔,她优雅的黑色剪影主导了整个场景,背景中是当时另一位著名艺人伊薇特·吉伯特,戴着标志性的黑手套,以人物为中心的构图,轮廓简洁,平涂的色块,这些都是罗特列克艺术海报的典型特征。
罗特列克为日本沙发咖啡音乐厅设计的海报在罗特列克不到37年的短暂一生中,他创作了大约737幅油画、275幅水彩画、368幅版画和海报,以及5084幅素描手稿。除了海报,罗特列克也用具有素描感的笔触快速捕捉着活色生香的“时尚之都”社会风貌,逸笔草草间的生动与鲜活,远比快门下的图像资料有着更多耐人寻味的人情世故。罗特列克说:“我描绘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不加以评判。”
罗特列克的素描作品 此为罗特列克为舞台剧创作的作品
罗特列克的素描作品 此为罗特列克为舞台剧创作的作品贵族出身的罗特列克与马有着毕生之缘。他的父亲是一个狂热到甚至有些古怪的骑手、驯鹰者、猎人和赛马爱好者。罗特列克在1874年观看了马戏团表演之后创作了许多以马为主题的素描和油画。他最喜欢画马和狗。这也是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能和人产生深厚感情的动物。从1878年到1882年间,他对所有与马术有关的事物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在其14岁到18岁之间的早期作品大都以马为主题。展览中的多幅关于马的素描习作也创作于这一时期。
骑师
小马菲利贝尔但是罗特列克可谓是不幸的,他热爱骑马却因意外导致残疾,短暂的一生备受冷眼歧视。无论是与他交好的海报艺术先驱博纳尔还是慕夏,均因长寿实现了艺术语言的转型,而罗特列克的最醒目头衔或许也只有“近代西方海报设计先驱”了。若他能活到和齐白石相仿的年纪,又能经历何等蜕变、创造哪些惊喜呢?遗憾的是,一切仅停留在后世无尽的想象中。
现场
现场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二层展期:2023年4月20日—9月3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