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热点 > 正文
环球看点!郑杰: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对策探究

时间:2023-05-01 11:42:30   来源:金融界

摘要:随着当前各种科技的蓬勃发展,其在金融服务领域当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这在大大提升金融行业发展速度,促进金融业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新型金融风险,它相对于传统的金融风险,有着更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更大的影响力度、更广的影响区域,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促使其进行标准化建设。本文对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金融科技企业;监管;标准化;对策

引言


(资料图片)

所谓金融科技就是将科技应用于金融领域当中,以有效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在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于此同时,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更加复杂与不平衡的金融风险,对金融与经济安全产生着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想使我国金融行业得到高效发展,除要提升金融科技的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之外,还需要做好金融行业的服务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在交易流通、数据资源、跨境传输等领域,也必须完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方法,以推进金融科技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合理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建设现状

1.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存在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金融科技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也随之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就当前状况来看,金融科技行业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相关的标准体系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行业标准化意识亟需增强、标准供给与落地不足、金融标准专业研究机构建设比较落后、金融标准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十分明显,这就使得在金融科技当中隐藏了竞争无序、数据泄露等多方面的风险。

2.地方监管标准不一致

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很多金融科技企业都扩张到其他的省份与地区,这样虽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推进各地金融市场的相互合作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比较明显的问题。由于各地的自身情况以及所面临的的市场环境各部相同,其在地方监管标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比如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作为金融中心,它们会有比较大的概率遭受外围金融市场的冲击,因而,对各种金融创新的监管标准的设定往往比较严格;而内地的一些地方则为了促进金融改革、增强市场的吸引力,会将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宽。这样,就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监管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也就使得不同地区的金融合作与对接存在较大的障碍,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协调等也非常不畅通。

3.政策法规滞后,监管缺失

任何新事物在出现之后,往往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才能逐渐完善,充分发挥其巨大优势。金融科技也不例外,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我国目前尚处在初级探索的过程,没有完全成熟。而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就使得在金融科技方面存在着相当的法律空白。从当前状况来看,我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所现行的,多数都是指导意见或者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建议性的,并不是明确的条款,所以不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

从监管机构所披露的案件中我们能够了解,近年来,金融犯罪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高科技化特点,一些金融科技企业为了一己之力,而专门针对监管的漏洞与法律的盲区,来进行违规经营,严重缺乏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没有底线,推出非法套利的危险金融产品,或者进行非法集资,并把之伪装成新技术与新服务。这样金融科技就变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导致金融犯罪具有了很大的欺骗性和隐藏性,这样,不但会对广大用户的权益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不利于行业的规范性发展,社会危害极大。

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早已突破中国境内的局限,在海外,第三方支付的客户数量也在迅猛增加。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律监管体系,针对跨境的第三方支付明显不够完善,也不能机械化地对境内的支付规则进行套用,这样就使得其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4.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监管体系不健全

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主要是依靠着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它的业务领域较广、商业模式复杂,而且在各种金融服务技术模式间,又存在着非常高的相关性,有着海量的信息流,这就使得对其监管起来有着较大的难度,对金融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与的监管,有着一定的监管空白。比如:在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之下,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存款派生链条,来对监管对象做出合理界定。但是,金融科技却能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用创新,这就会导致其存在于存款派生链条之外,而逃避掉监管。

二、完善金融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金融科技相关法制建设

鉴于目前金融科技方面的相关法律政策存在滞后于不足,各种金融风险较大的现状,加强金融科技法治建设,运用法制力量来对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呼声也日益浓厚。所以我国应当根据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来加快推进基础金融立法体制,循序渐进地健全金融法律法规,让金融立法紧随金融创新的发展,加快弥补制度方面的短板,并利用制度保障来有效地推动金融科技的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对基础法律制度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对监管制度加以健全,对金融违法的相应处罚规定也要完善,另一方面又要对金融消费者的保障体系进行完善。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完善,来用司法对金融创新的边界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良好引领作用,促使金融科技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发展。

2.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多主体协同合作

为了有效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效果,防范金融风险,我们需要构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有效强化监管各主体间的联动,达成监管共识,进一步强化在市场、规则、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深化多主体协同合作监管。这样,将能够有效解决各监管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信息的流动速度与共享程度,从而将社会当中分散的监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不同监管主体的优势。

3.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标准体系

对金融科技这一新兴的事物,我国目前还没有足够完善的监管标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监管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以使对其监管工作从无序状态到逐步规范和权威,实现监管的规范化与流程化,以实现明确分工,动态监管,分级分类处理,使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体系遇到问题时,可以快速反应,合理应对风险和挑战。

具体而言,金融科技监管标准体系的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方面要对各种国际标准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比如全球法人识别编码。这样可以有效支持金融科技企业更加高效地进行国际贸易,促进金融业务的更快更好发展;一方面我国要组织各种金融团体、机构与企业,以各种形式来积极参与到各种金融科技的国标与行标的建设工作当中,从而有效贡献出中国智慧,在标准建设的过程中也争得一定的话语权;一方面要对金融团体的标准建设进行规范,在有明确规范的前提之下,有效激发市场各主体的活力,促进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4.借助新型技术,构建现代化监管体系

我国在对金融科技实施监管时,也应当充分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并对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进行拓展,以构建现代化的监管体系,使监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以便于有效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推动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比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对时空账户进行完善,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异常的交易行为进行及时有效识别,从而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科技风险管控指标体系。可以把监管科技应用到金融科技的各个交易环节当中,从而有效实现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全方位监管。

例如:在进行金融交易之前,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将相应的法律法规嵌入到系统中,并建立数据库,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交易的合规性。在交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的技术,来进行对数据的自动搜集,以便于实时监控客户的行为,大大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在合规数据报送环节中,也可以借助监管科技的有效运用,来减少人工的干预,从而有效保证数据的实时交互和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通过使用加密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合规数据在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盗用、破坏或者篡改,大大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另外,政府还可以利用金融数据分析,来对金融科技风险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做出全面了解,并对风险偏好和限额等做出合理评估,以此实现对风险的动态监管,有效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还需要积极推动监管应用试点的开展,来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全面高效发展。

5.通过培训加强对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使金融科技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我们要通过相关培训,来做好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的金融标准化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做好对金融业分支行机构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以让他们能对金融标准化有良好的认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标准化的推进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标准化基础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对重点和优势领域的金融标准高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具备扎实金融知识、了解国际规则,并能积极参与到国际和国内金融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的专业化人才,以有效推进监管生态体系的良性构建。

6.完善监管政策,在加强与监管对象合作中实施监管

在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双方处于彼此对立的关系。但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发展,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凭借于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展开更加高效的监管,而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运用或者各类新兴的科技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合规效率。这就让我们明确地看到,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并不是一定要让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完全分割对立,而是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推进双方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效加强监管效果,促进创新完善,二者共同合力来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高效发展。通过完善监管政策,强调监管过程中,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激发出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为推进我国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加强监管机制建设,进行“沙盒监管”机制的创新

“沙盒监管”计划最初是由英国提出来的,它是指在一个可靠的安全控件基础之上,对金融科技企业所研发的新型金融产品、服务与运用模式等,展开真实的或者虚拟的测试,而不用理科受制于监管机制。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避免金融风险的外溢,另一方面又能有效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减少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障碍,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个干净的政策环境。这就既平衡了规制监管的刚性,又避免了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真正实现鼓励创新与平衡风险双方面的优势。由此可见,监管沙盒是一个柔性的地带,适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此沙盒中,监管部门如果能得到相对理想的结果——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防控风险同时实现,就意味着新的产品或服务完成了测试,就会离开沙盒环境,准许进入真正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是否对监管规则进行修改或是否允许该创新向实际金融市场扩展。

我国在2020年1月,正式启动了“监管沙盒”项目试点工作,它既沿袭了英国沙盒监管的精华,有有着很明显的中国特色。目前,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地对沙盒监管的未来运用和发展效果加以密切关注,对试点项目要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打造新型监管工具,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守正创新、规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将科技应用于金融领域当中,以有效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在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于此同时,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更加复杂与不平衡的金融风险,对金融与经济安全产生着极大的威胁。本文对我国当前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存在不足、地方监管标准不一致、政策法规滞后,监管缺失、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本文对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及标准化对策进行了探究,从加强金融科技相关法制建设、建立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推进多主体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标准体系、借助新型技术,构建现代化监管体系、通过培训加强对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监管政策,在加强与监管对象合作中实施监管、关注“监管沙盒”应用,完善监管机制建设等角度,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以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作者:郑杰)

本文源自:南早网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