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估值先于基本面调整到位,生猪养殖股配置正当时
1.1、猪周期回顾
(资料图)
1995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七轮完整周期,最短36个月,最长49个月,猪价波动周期3-4年。最大一 波上涨出现在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是由非瘟疫情导致的,最大涨幅251.5%;2022年3月,猪价步入第八轮上行周期,10月猪价上涨至26.64元/公斤。根据2015年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重新修订的《缓解生 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第24号公告),全 国平均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合理区间为5.5:1-5.8:1。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猪价下行后期爆发口蹄疫,猪粮比低于5.5的时长共 17周;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猪价下行,2018年8月爆发非瘟疫情,猪粮比低于 5.5的时长仅7周。 与上述两轮下行周期截然不同的是,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猪价下行期, 未曾出现严重疫情,猪粮比低于5.5的时间长达39周,猪粮比介于5.5-6.0盈亏 平衡附近的时间长达64周; 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猪价下行期,疫情相对可控,猪粮比低于5.5的时间 长达29周,猪粮比低于5.0的时间长达18周。 2022年10月至今猪价处于下行周期,截至目前,猪粮比低于5.5的时间长达 11周,猪粮比低于5.0的时间长达3周。
1.2.1、二元母猪补栏理性,短期盈利模式积极性高
本轮上行周期,二元母猪补栏相对理性。2022年7-10月,生猪价格频创非瘟疫情前新高,但二元母猪价格始终围绕 35.27-36.52元/公斤(对应1763.5元/头-1826元/头)波动。由于非瘟疫情期间的猪价属于极端情况,我们参照2016 年生猪价格高位20-21元/公斤,对应的二元母猪价较2016年峰值有15%差距。与二元母猪补栏类似的是,本轮上行周期,仔猪补栏积极性也相对温和。前七轮周期,仔猪价格最大涨幅 均超过生猪价格涨幅,然而,本轮周期(2022年3月至今),仔猪价格最大涨幅仅96.2%,首次低于生猪 价格涨幅108.8%;2022年生猪价格大涨期间,仔猪价格最高攀升至45.62元/公斤(对应684.3元/头), 较2016年仔猪最高价52.92元/公斤(对应793.8元/头)有13.8%的差距。
与此同时,养殖户对二次育肥、压栏等短期盈利模式则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从16省份宰后均重和部分上市猪 企育肥猪出栏均重走势可以发现,自非瘟疫情引发猪价大涨以来,生猪均重的波幅明显增大,生猪均重峰值也 远高于历史峰值。我们判断,在猪价上涨形成一致预期前,市场可能会持续热衷于短期盈利。
1.2.2、大体重猪对行情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根据生猪出栏均重与猪价对照图,得出以下结论: 1、出栏生猪体重峰值:2019-2021年,受非瘟疫情影响,猪价长期处于高位,养殖户积极压栏和二次育肥,生猪出栏每年峰值分别达到 135.32公斤、136.09公斤、136.88公斤。2022年,市场倾向于二次育肥,出栏生猪均重最高达到130.48公斤。2、猪价下行期,大体重猪集中出栏会导致猪价崩盘。2021年生猪市场逐渐供过于求,大体重猪集中出栏已两次引发猪价 暴跌: 第一次(2021/5/13-2021/10/8),出栏生猪均重从136.88公斤下降12.5%至119.79公斤,生猪价格则从2021年初 36.73元/公斤持续暴跌72%至2021/10/8的10.28元/公斤; 第二次(2022/12/1-2023/1/29),出栏生猪均重从130.48公斤下降8.5%至119.39公斤,生猪价格则从2022/10/20的 28.16元/公斤持续暴跌47.8%至2023/2/16的14.7元/公斤。
3、然而,在生猪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体重猪集中出栏的影响相对有限。 第一次(2019/10/24-2020/2/6),出栏生猪均重从135.32公斤下降11.4%至119.84公斤,2019年10月31日-2019年11 月28日生猪价格从41.18元/公斤大跌21.2%至32.47元/公斤,生猪养殖盈利仍相当丰厚; 第二次(2020/4/30-2020/8/20),出栏生猪均重从136.09公斤下降7%至126.58公斤,由于猪肉供给严重不足,2020年 5月21日-2020年7月23日,猪价则从27.25元/公斤大涨37.4%至37.45元/公斤。
1.3.1、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再次下行
2022年4月猪价步入上行周期,5-6月生猪养殖户逐步进入盈利期,7月生猪价格创出非瘟疫情前新高,随着养殖户盈利和现金流不断改善,行业再次进入补栏阶段,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较一季末低点上升4.9%;2022年12月生猪养殖行业再次陷入亏损,2023年1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305万头,较2022年末下降1.9%。
2023年1季末,大型上市猪企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种猪存栏量较2022年末涨跌互现: 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从2022年末282万头小幅上升至2023年1季末285万头,温氏股份能繁母猪存栏从130万头上升至145万头; 新希望、金新农、中粮家佳康的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持平,但新希望后备母猪存栏量从2022年末66万头小幅下降至2023年1季末60万头,中 粮家佳康后备母猪存栏从5万多头上升至6万多头; 大北农种猪存栏量从2022年末33万头下降至2023年1季末29万头,正邦能繁存栏从2022年末30万头下降至2023年1季末22万头。
1.3.2、猪病反复是大概率事件
南方疫情大概率严重。目前为止,国内非瘟传播和流行主要是机械性途径,通过人员、器械、物料传播。新冠疫情期间,人员流动不 畅,非瘟疫情较轻;随着去年12月新冠封控结束,在各种人员、交通运输流动过程中,非瘟发病明显上升。2023年1-2月,冬季北方 疫情较为严重,5~6月雨季来临,南方疫情大概率加重;
国内非瘟病毒毒株较复杂,拔牙难度明显增加。最开始流行的强毒株持续存在,基本在全国分布,至少一半以上疫情是由强毒引起, 致死率接近100%。经过长时间流行,病毒出现了自然缺失和人工缺失,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缺失和人工缺失情况下毒力下降,致死率 明显下降;中等毒力的毒株致死率30%~70%,这与养殖场动物的健康状况、饲养条件、年龄等因素相关,仔猪死亡率偏高,育肥致 死率偏低;低毒力毒株的致死率接近10%。伴随毒株进一步复杂化,国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强毒可通过拔牙控制,中低毒力毒株在 发现时,污染面已经很大,很难清除,最终结局基本都是清场;
母猪带毒生产与猪价直接挂钩。母猪带毒生产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当猪价非常高时,母猪带毒生产完全可以保证利润,当前低猪价 甚至亏损的情况下,母猪带毒生产不具备经济效益; ü 低体重猪出栏占比监测猪病的有效性有所下降。
1.3.3、猪肉进口量回落至正常水平
2014-2020年,我国猪肉产品(含猪肉、猪杂碎、加工猪肉)进口量从138.5万吨震荡上行至573万吨,猪肉产品进口量占国内猪肉产量比重从2.8% 攀升至13.9%。2021年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但全国猪肉产品进口量仍达到500万吨,在历史上仅次于2020年水平;随着猪价持续低迷,进口量继续 下滑,2022年全国猪肉产品进口量287万吨,猪肉进口量回落至正常水平。
1.3.4、生猪养殖业持续去产能,猪病有望加速产能去化
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去产能阶段。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延续今年以来的跌势。根据农业部数据推演,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2年4月 达到最低点,对应今年3、4月生猪出栏量会处于本轮周期最低水平,然而,自去年12月以来,行业持续亏损,3、4月猪价也未有 起色,市场或低估了生产效率提升对猪价的负面影响,2023年猪价或整体低迷,生猪养殖业有望持续去产能;带毒生产意愿低。非瘟流行数年,强毒株、中等毒力毒株、低毒力毒株现已同时存在。带毒生产与生猪价格直接相关,由于母猪 带毒生产死胎率高,只有在高猪价前提下,养殖户才会选择母猪带毒生产,低猪价的选择多是清场; ü 南方雨季大概率演绎北方冬季去产能; 需持续关注二次育肥变化。
白羽鸡商品代价格或于年底启动,黄羽鸡行业有望维持正常盈利
2.1.1、白羽祖代更新量:2022年同比降25%,23Q1同比降7%
2014年1月我国成立白羽肉鸡联盟,加强行业源头祖代鸡引种管理,改变了行业引种的无序状态,引种量由历史高峰2013年的154万套下降至2014 年118万套。2015年,美国、法国相继爆发禽流感,我国对两国实施了祖代鸡引种禁令,引种量进一步锐减至72万套。2017年初,波兰、西班牙等 地连续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导致我国引种禁令再度升级,全年祖代肉种鸡引种及自繁量降至68.71万套;
2018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上升至74.54万套,2019年大幅攀升至122.35万套,祖代严重供过于求;2020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100.28万套, 同比下降18%,祖代供需平衡;2021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124.62万套,同比增长24.3%;2022年,全国白羽祖代更新量96.34万套,同比下降 24.5%,祖代更新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美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2023年1-3月全国祖代更新量29.68万套,同比下降6.5%,若海外高致病性 禽流感相对可控,我们预计2023年祖代更新量上限在130万套,其中,安伟捷和利丰供种60万套,圣农供种20-25万套,峪口和新广供种5-10万套, 科宝自繁40万套。
2.1.2、种鸡性能明显下降
根据我们前期草根调研,结论如下: 不同品种的种鸡性能差异大。目前,一线养殖对性能的认可度从高到低排列:AA或308、利丰、科宝、国产,市场认可度也反映在父母代销售价格。 有两点值得注意:①只要种鸡价差足够大,养殖户会重新选择科宝或国产种鸡,较大的价差有助于国产种鸡的推广;②种鸡性能和价差会动态变化; ③国产种鸡处于调试阶段,存在提升空间; 种鸡性能明显下降。2016-2021年,从欧洲、新西兰进口的祖代鸡是快羽AA或308,产蛋系数180-190,且死淘率更低。然而,目前全国种鸡基本 都是慢羽,产蛋系数降至150左右,死淘率自2022年开始也明显提高,最高达到20%; ü 科宝和国产种鸡的主要性能问题是体质偏弱,死淘率高。
2.1.3、商品代价格上行周期或于2023年底启动
从白羽肉鸡自身周期看,父母代鸡苗价格向上周期或于2023年5月启动,商品代价格上行周期或于2023年底启动。2021年9月-2022年4月,祖代更 新量相对较高,我们预计2023年4月之前,父母代鸡苗价格将维持低位;由于2022年5-8月祖代更新量较低,2023年5月开始父母代鸡苗价格有望明 显回升,然而,受欧美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我国父母代鸡苗价格已提前大幅上涨。2022年9-12月祖代更新量较5-8月虽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 于相对低位,2023年父母代鸡苗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
从祖代角度看,2021年我国祖代更新量124.62万套,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对应2023年商品代毛鸡和鸡产品价格应相对偏弱,2022年祖代更新量降至 96.34万套,对应2024年商品代毛鸡和鸡产品价格有望明显回升。从父母代角度看,2022年5月-2023年3月父母代鸡苗销量处于历史高位,商品代价 格上行周期或于2023年底启动;值得注意的是,种鸡整体性能明显下降,或致商品代价格提前上涨
2.2、2023年黄羽鸡行业有望维持正常盈利
2012-2020年,我国黄羽肉鸡祖代种鸡存栏量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走势。2014-2017年,受“H7N9流感”和消费市 场萎缩等因素影响,黄羽肉鸡市场多次遭受冲击,祖代种鸡存栏量逐年递减;2018-2020年,行业生产逐步恢复,祖代 规模逐年快速增加,2019-2020年全国在产祖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分别达到146.61万套、153.46万套,全国在产父 母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分别达到4123.33万套、4302.2万套,均创出历史新高。
受新冠疫情、产能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年黄羽肉鸡养殖效益严重下滑,亏损程度仅次于受到“人感染H7N9疫情” 事件冲击的2013年,在产祖代存栏也从2020年年中开始回落。2020-2021年黄羽鸡行业整体亏损,行业持续去产能, 2022年,黄羽肉鸡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商品代毛鸡利润最高达到4.7元/公斤,仅次于2019年高位。 2023年第16周(4.17-4.23),在产父母代存栏1364.5万套,处于2019年以来低位,父母代鸡苗销量115.4万套,处于 2018年以来低位,我们预计2023年黄羽鸡行业可以获得正常盈利。
疫苗景气度与猪价高度相关,非瘟疫苗进展值得期待
疫苗景气度与猪价高度相关。2021年猪价步入下行周期,猪用疫苗批签发数据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猪圆环疫苗27.9%、猪瘟疫苗9.3%、 口蹄疫苗5.1%、腹泻苗-8.3%、猪细小病毒疫苗-14.1%、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14.7%、猪乙脑疫苗-19.4%、猪伪狂犬疫苗-40.4%。 由于2022年1-4月猪价低迷,猪用疫苗景气度处于低位,批签发数据同比均大幅下滑;2022年5月养殖户逐步进入盈利期,对应猪用疫苗景 气度也开始明显回升,2022年,猪用疫苗批签发数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猪细小病毒疫苗24.8%、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15.9%、口蹄疫 苗11.4%、腹泻苗4.9%、猪伪狂犬疫苗-4.9%、猪圆环疫苗-11.1%、猪瘟疫苗-18.8%、猪乙型脑炎疫苗-27.1%。
本轮周期最大的不同是养殖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规模养殖场在土地、 资金、种源、疫病防控、管理水平等层面占据全方位优势,扩张速度 远超行业平均,且防疫支出显著高于散养户。我们认为,随着规模养 殖出栏比重的持续提升,叠加后非瘟时期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的客观需 求,国内猪用疫苗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我国生猪年出栏量新平衡点6亿头,规模养殖出栏量4亿头; 规模养殖部分:参考头部上市猪企头均防疫成本,假设规模养殖 企业疫苗成本占比2.5%,养殖完全成本新平衡点15元/公斤,出 栏均重110公斤,则头均疫苗使用费约为41元/头; 散养部分:2020年头均防疫医疗费用为20.59元,若疫苗费用占 50%,假设后期头均疫苗费用提至11元/头。
宠物国产品牌百花齐放,海外出口静待回暖
4.1、海外出口短期承压,去库存拐点可期
宠物产业在海外市场发展较早且在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较为成熟,近年来整体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人均宠物消费金额的增加以及产品升级逐渐成为 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15-2022年全球宠物护理行业销售额从1096.9亿美元增长至171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6%;其中,2022年全球宠物 食品市场销售额1234.9亿元,同比增长7.6%。受困于俄乌冲突影响下的供应链问题以及超预期通货膨胀,2022年以来欧美地区宠物产品的成本及销售价格持续增长,2023年3月美国宠物产 品CPI同比上涨10.3%,其中宠物食品同比上涨14.4%,远高于食品CPI 8.5%的同比上涨。宠物产品虽凭借其刚需属性表现出了较强的消费韧性, 但高企的价格仍对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和消费习惯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宠物行业公司目前主要集中于宠物食品和宠物用品板块,大多仍以海外出口为主要业务,凭借国内或东南亚地区产业集群优势和劳动 力优势为国际宠物品牌、零售商、大型商超等客户进行代工生产,部分企业同时通过海外业务利润反哺国内市场,打造自有品牌,完善产 品矩阵并逐步向湿粮、干粮等机械化程度、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品类延伸。 2022年9月份以来,受海外经济环境压力以及国内出口运输恢复的影响,海外客户纷纷调整压缩库存,国内宠物产品出口承压明显。企业 方面,2022Q4宠物食品企业中宠股份和佩蒂股份海外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7.9%和1.8%。宠物用品企业源飞宠物、天元宠物Q4营收分 别同比下滑27.4%和27.5%。2023Q1,中宠股份海外营收下滑约20%,佩蒂股份海外业务营收下滑超60%,订单量月度环比虽有所改善 但去库存压力仍存。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3月我国宠物食品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34.2%、12.9%、15.2%,出口金额(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3.2%、 12.4%和9.6%,出口额同比下滑持续收窄,我们预计随着海外库存逐渐消化以及需求恢复,宠物食品出口有望持续迎来边际改善,海外市 场拐点可期。
4.2、国内宠物行业长坡厚雪,自主品牌潜力巨大
宠物消费市场持续扩容,猫经济表现亮眼。根据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2年我国城镇犬猫宠物消费市场达270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犬 消费市场1475亿元,增长同比放缓至3.1%;猫消费市场规模达1231亿元,同比增长16.1%。从养宠数量来看,2022年我国城镇宠物犬数量 5119万只,同比减少5.7%,宠物猫数量6536万只,同比增长12.6%。精细化、科学化饲养逐渐成为养宠趋势。伴随成分党、品质党宠物主不断涌现,宠物食品的选择也逐渐向健康化、功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天然、 无谷粮以及低温烘焙粮越来越受到宠物主认可,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将精细化、功能化、概念性的产品作为发展重点,通过布局趋势性的升级品类以 及差异化产品获取更为确定性的增长。
目前我国宠物市场消费升级与追求性价比趋势共存,由于幼年宠物占比相对较高,部分新晋宠物主正处于从基础饲养向健康饲养、精致饲养发 展的过程,宠物渗透率与宠物消费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国内科学养宠观念的普及和宠物主养宠认知的提升,优质品牌有望通过消费者 教育抢占消费者心智,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市占率。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推动国产自有品牌崛起,线上平台已成为宠物主购买宠物食品的主要渠道。根据第三方电商平台监测数据,受消费复苏以及春节 后销售逐渐恢复影响,宠物食品销售维持高景气,2023年4月份天猫宠食销售额11.5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犬、猫主粮销售额分别为3.04亿 元和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10.9%,看好国产宠物食品赛道长期成长性以及国产自有品牌替代逻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